• 欢迎来到俊杰毛猴网

北京毛猴起源的故事

据传,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北京南庆仁堂药铺中有一位年轻的小伙计,某天他决定开个小玩笑,取笑一下店里的账房先生。当晚,他在药铺里就地取材,使用白芨将蝉蜕、辛夷等中药材巧妙地粘在一起,构造出一个大约一寸高的猴子形象。中国文化中,猴子一直备受喜爱,被视为富有灵性、聪明伶俐、可爱的动物,代表着吉祥和幸运。古代的文学、绘画和建筑中都充满了对猴子的热爱和赞美,而猴子的形象也常被用来象征封侯拜将的吉祥寓意,成为猴文化的一部分。明朝以后,特别是清朝晚期,伴随着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兴盛,猴子形象不再崇尚神性,而更多地表现为可爱和滑稽,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形象之一。此外,民间工艺技艺的蓬勃发展也促成了一种由廉价、普通的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工艺品,即毛猴,因而应运而生。

北京毛猴起源的故事1

毛猴以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反映市井生活为主。毛猴的制作材料全是中药材,可能和它的起源有关。包括辛夷、蝉蜕、白芨、木通等,辛夷是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做毛猴的身子,蝉蜕是老百姓俗称的知了壳,做头爪,木通是一种药材,做草帽。白芨是最早制作毛猴需要的胶水,把它捣碎了,兑点水一加热,就可以当胶使了,不过现在都改用乳胶了。制作的工具同样简单,一把刀、一把剪、一把镊子。制作毛猴时,先用剪刀把辛夷的头尾去掉,再剪下蝉蜕的头爪,用镊子夹着蘸了乳胶粘上去。等胶水干了后,一件毛猴作品也就完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生产的发达,许许多多的手工艺品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只剩下记忆。而毛猴却留了下来,在今天依旧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北京毛猴起源的故事2

在老北京的庙会上,“买猴料,粘毛猴”曾是过年必有的一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买一只毛猴过节。简单中夹杂着精致,朴素中饱含着韵味,北京毛猴在数百年间依靠着它的魅力,从一代孩子传递到另一代孩子的手中。小小的玻璃瓶里,装的是世间百态。手艺人们代代传承,粘出了“旧人、旧事儿、旧时光”,也粘出了“新时代、新期许”,在这方寸之地诉说着人生悲喜。

上一篇文章:老北京毛猴在哪买下一篇文章:北京哪里可以买毛猴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信息取自网络和用户投稿。若本站的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