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俊杰毛猴网

北京毛猴非遗

毛猴工艺的发源地并非工艺作坊,而是一个中药铺,背后有着一则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一家中药铺名叫"南庆仁堂",铺内老板性格刻薄,常常责骂伙计,而伙计们却无法还嘴。有一天,一名伙计再次被老板责骂,晚上在整理药材时,他偶然发现蝉蜕(知了羽化后的壳)的形状与老板的尖嘴和小腿非常相似。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使用中药材来雕塑一个模仿老板的形象。他选择了辛夷木作为身体,巧妙地使用蝉蜕制作头部和四肢,再用白芨作为粘合剂,最后加上木通做的草帽,一个栩栩如生、既不像人也不像猴子,却充满幽默感的"老板模样"的小猴子就此诞生。当其他伙计看到这个作品时,都觉得惊奇,认为非常像老板。辛夷木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灰褐色的绒毛,与猴子的外貌非常相似,因此人们将这个创意作品称之为"毛猴"。毛猴的诞生改变了伙计们的生活,也催生了一门新的手工艺术。

北京毛猴非遗1

毛猴的制作材料全部都是中药,其中包括蝉蜕、辛夷、木通和白芨等。蝉蜕被用于制作毛猴的头部和四肢,辛夷构成了毛猴的身体,木通则用于制作毛猴的帽子,白芨则充当了粘合剂的角色。这些天然材料的选择和巧妙组合赋予了毛猴以独特的形象和幽默的特点。

北京毛猴非遗2

毛猴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制作工艺,还在于其蕴含的北京市井文化。在老北京,人们常常在过年时亲手制作毛猴,这一传统被称为"买猴料,粘毛猴"。毛猴的制作虽然简单,但其作品富有幽默、诙谐、生动和写实的特点,展现了老北京市井文化的精髓。

北京毛猴非遗3

近年来,毛猴制作者不断创新,将新的题材和元素融入到毛猴的制作中,使这一传统工艺保持着活力,继续传承下去。毛猴作为北京的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创意的独特艺术形式。它通过毛猴的各种肢体语言,表达作品的幽默与诙谐,再现了中国的市井文化,是一门充满创意和魅力的非遗传统。

上一篇文章:中式非遗礼物送什么好一点下一篇文章:非遗特色礼物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信息取自网络和用户投稿。若本站的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