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南庆仁堂"药铺,一个小伙计因惹恼了刻薄的账房先生而感到郁闷。一天晚上,他偶然在整理药材时发现蝉蜕有些特点,让他灵机一动,决定用中药材来雕塑一个"账房先生"。他选择了辛夷制作身体,分别取了蝉蜕的部分制作头、四肢、前腿和后腿,然后用白芨粘合,塑造出一个生动而幽默的形象,讽刺着那位刻薄的账房先生。这一无意间的创作,诞生了世上第一个毛猴。

毛猴,作为一项北京非遗项目,以其独特之处吸引人。它的制作材料全部由中草药构成,包括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这些材料虽小,但选择和加工都需要精心考究。制作毛猴的工艺虽然不复杂,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例如,蝉蜕需要完整且无损伤,辛夷的选择必须无霉无畸形,而白芨则用作粘合剂,一切都必须精益求精。

在过去的北京庙会上,购买"猴料"并制作毛猴是一道经典的年节景观。不论富贫,家长们都会为孩子购买一只毛猴,将其制作成为过年期间的重要玩具之一。制作毛猴虽然简单,但其中的精致和创意源源不断。手艺人们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将这些观察转化为毛猴的肢体语言,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幽默和讽刺。毛猴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一个充满生动场景和情感的微型艺术品。

毛猴代代相传,捕捉了"旧人、旧事、旧时光"的精髓,同时也传达着"新时代、新期许"的信息。这些小小的毛猴装载着世间百态,它们是非遗礼物中的瑰宝,将老北京的韵味和新时代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述说着人生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