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工艺品售卖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曾经的老北京,孩子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与今日的儿童有着显著差异,他们的玩具远不如现代的多彩。那时,孩子们的娱乐伴侣大多是用泥巴捏制的,如小鸡、猫咪等。这些看似朴素的玩具却蕴含着独特的匠心,成为了商贩们畅销的产品。而北京毛猴,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品,也源自清朝道光年间。传说在清朝时期,北京宣武门外的一家药铺里,有一位负责配药的伙计。一天,这名伙计感到郁闷,店铺打烊后,他点亮了灯,开始整理手中的蝉蜕。蝉蜕的形态,尖头和纤细的四肢,非常像小动物。于是,伙计灵机一动,使用了蝉蜕(俗称知了壳)、莘荑(玉兰花凋谢后留下的毛绒物)、白芨和木通这四味中药,精心制作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毛猴儿。这个无意中创造的手工艺品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北京的传统文化之一。因此,北京毛猴并非真正的猴子,而是一种独特的北京民间艺术品,也被称为“中国蝉蜕”。它曾受到著名作家老舍夫人胡絜青的赞誉,她曾这样描述它:“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目前,它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制作毛猴儿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猴的躯干,那是用辛夷花骨朵儿做的,辛夷也称玉兰、木笔,江南能在正月里开花,北方则要二月底才能绽放。花蕾长半寸,表面有一层绒毛,呈棕褐色,很像是猴毛。二是毛猴的四肢和头部,用的是蝉蜕,也就是知了的壳。二者经过粘合,就能做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毛猴了。辛夷花蕾与蝉蜕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是中药材,辛夷有开窍作用,常常用来治疗鼻炎,而蝉蜕能清热降火,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

如果您对非遗精品毛猴感兴趣,欢迎前来选购,这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礼物,完美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