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俊杰毛猴网

北京制作毛猴的艺人

清朝末期,北京城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店。有一天,这家药店的两名伙计正在处理中药时,无意间使用了蝉蜕(知了脱壳)、莘荑(玉兰花凋谢后留下的毛绒状物)、白芨和木通这四种中药,巧妙地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小毛猴。这个突然而至的“艺术创作”引起了店主的极大兴趣和好奇。

北京制作毛猴的艺人1

从此,这家药店将这四种中药打包销售,命名为“猴料”。而制作“毛猴儿”的技艺也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承,主要传授给了八旗子弟和一些具备创造力的艺人。尽管“毛猴儿”的原材料非常简单,但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却异常巧妙。他们通过观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凭借个人的感性认知,以带有毛绒的莘荑制作毛猴的身体,然后截取蝉蜕的头部和爪子,将它们粘合在一起,用这种方式代替猴子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各种生活场景,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品。这些毛猴儿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北京制作毛猴的艺人2

毛猴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中药材。它的头部是用蝉蜕的头部制作而成,蝉蜕的粗壮前肢则被用来做毛猴的腿,而辛夷则用来构建毛猴的身体。制作毛猴所需的核心材料包括辛夷、蝉蜕、白芨、木通,它们都是中药材。辛夷,即玉兰花蕾,在中药中常被用于治疗鼻炎等疾病,而它的圆滚滚、毛茸茸的身体正好用来构造毛猴的躯干。蝉蜕则来自知了蜕变后的外壳,有止咳功效,蝉蜕的粗壮前肢被用作毛猴的腿,而细小的后肢则构成毛猴的手臂。白芨是一种胶状物质,用作毛猴的粘合剂,它将蝉蜕和辛夷黏合在一起,构成了毛猴的整体形态。这些中药材的巧妙组合赋予了毛猴以生命和灵气。

北京制作毛猴的艺人3

毛猴可被视为多维度体现民族文化觉醒和想象力发挥的具体表现。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毛猴不仅传承了宝贵的文化信息,也成为历史的生动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点之一是紧扣民族或地区独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体现了民族或地区的独特个性和审美传统的“活生生”展现。因此,绝大多数毛猴作品都以生活场景为题材,既贴切反映了节令的变迁,也融合了时代特色。这些作品不仅能够让当代人深切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还能够让后代从中窥见过去岁月中的风土人情。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言,毛猴具备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上一篇文章:老北京毛猴教程下一篇文章:非遗手工艺品送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信息取自网络和用户投稿。若本站的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