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这一非遗手工艺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材料包括蝉蜕的头部和粗壮的前爪,以及毛茸茸的辛夷,这些材料都是中药材。传说中,毛猴的创始人是一位在药铺工作的小伙计。有一天,他因为白天被账房先生无端地狠批了一顿,感到非常愤怒和委屈。晚上,他在整理蝉蜕时,偶然发现蝉蜕的头壳看起来非常像药铺的尖嘴猴腮账房先生。于是,小伙计突发灵感,取来了辛夷(玉兰花在干燥后的花蕾),用它做身体,再分别截取蝉蜕的头部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然后用粘合剂将它们巧妙地粘合在一起。结果,一个酷似人形的小物品诞生了,这就是世上第一只毛猴。

毛猴以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反映市井生活为主。毛猴的制作材料全部来源于中药,包括辛夷、蝉蜕、白芨、木通等。辛夷是指在冬季形成的玉兰花花骨朵,其表面被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所覆盖。在北京毛猴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中药蝉蜕和辛荑来打造猴的身体,同时运用中药白芨作为粘合剂,再以中药木通来制作猴的帽子,以便模仿人类各种动作和姿态。这些毛猴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市井风情和人间百态,充满趣味,将猴子的自然趣味与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非遗手工艺品,毛猴传承了传统匠心,它的制作工艺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手工艺品已经消失,只剩下了回忆。然而,毛猴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份文化的礼物,将历史和创造力融为一体,传达着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