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俊杰毛猴网

非遗手工礼物独特

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位于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一家名叫“南庆仁堂”的中药铺内,有一位小伙计常常遭受掌柜的刻薄和骂骂咧咧,然而,因为掌柜的地位,伙计们只能忍气吞声。有一天,这名伙计在晚上检查药材时,偶然发现辛夷(干玉兰花)的形状非常像掌柜凸出的大肚子。他随后又找到了蝉蜕,并将蝉蜕的四肢和头取下,用白芨胶黏在辛夷上,不知不觉中模仿出了药铺掌柜那尖嘴猴腮的形象。他向其他伙计展示了这个“作品”,大家看后都不禁哈哈大笑。在伙计发泄委屈的同时,第一个北京毛猴也意外诞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北京毛猴开始在民间传播,不断经过改进和完善,逐渐演变成为当地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

非遗手工礼物独特1

将蝉蜕、辛夷和木通这些部分黏合在一起的物质曾被称为白芨,它也是一种中草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黏合剂发展并演变成了木匠鳔胶,现今则多使用普通的白乳胶。选择胶水并不仅关乎成本和黏合强度,还考虑美观因素。如今,许多工匠采用透明的进口胶水代替传统的胶水来粘合材料。辛夷和蝉蜕的结合已经使毛猴形似人类,但要展现各种不同的人物和姿态,需要适当的"服装",以及与不同环境相适应的立体背景。

非遗手工礼物独特2

在这个微缩世界里,树枝变成毛猴的家什;鞋眼拆下来变成毛猴的礼帽;人们丢弃的纸夹子和旧铁丝变成了毛猴骑的小三轮车;装修废弃的石膏板在他手中贴上“门窗”,变成了一堵斑驳的老墙……不仅拥有巧思,手艺人还得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手工艺功夫用在毛猴场景的营造上。毛猴可不只是一个手工艺品,他们体现世间百态。有扛着糖葫芦走街串巷的,有背着小毛猴到处游玩的,还有吆喝生意的,他们可以是平时生活中的任意一个角色。人们将大自然赐予的一草一木重新拼接,给予其浓厚的市井气息,在中国人代代传承中,不停地赋予手工艺品新的意义,不过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门手艺渐渐失传。2009年,毛猴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一篇文章:北京毛猴制作技艺下一篇文章:有什么好的非遗礼物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信息取自网络和用户投稿。若本站的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推荐产品